永磁筒式磁选机结构特点
山川磁选机网:永磁筒式磁选机结构特点
永磁筒式磁选机主要由圆筒,磁系和箱底三个主要部分组成。圆筒是由2-3毫米的不锈钢板卷焊而成。圆筒的端盖为铸铝件,用不锈钢螺钉和筒相连接。用不锈钢(铜)或铝做筒体,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非导磁材料,具有交好的透磁能力,这样可以使磁力线不致和筒体形成磁短路。圆筒表面还包一层耐磨橡胶或绕一层细铜线作保护层,使筒面不受磨损。同时有利于磁性矿粒在筒面上的附着,加强筒体对磁性矿粒的携带作用,圆筒由电动机带动旋转。
影响永磁筒式磁选机工作的因素较多,除了底箱型式、磁系结构、磁场特性之外,还有磁系偏角、工作间隙、分选浓度与圆筒转速等等。磁系偏角如果不适当将会明显影响分选指标。所谓磁系偏角就是磁系弧面中心线与圆筒中心垂直线的夹角。磁系偏后尾矿品位低,但大偏后时,由于精矿不能提升到精矿端脱落,反而使尾矿品位升高。若磁系偏前,则使精矿提升过高,扫选区减短,也使尾矿品位升高,所以磁系偏角应调整到适中位置。粗选区圆筒表面到底箱底板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间隙。工作间隙的大小要影响到分选的效果。间隙大,矿浆的流量亦大,有利于提高处理量,但由于离圆筒表面较远,磁场强度较低,所以会使尾矿品位升高,降低金属回收率。反之,若工作间隙小,则增大磁场力,会便精矿品位降低,但回收率可以高些。欢迎访问http://www.zzhero.com了解更多产品资讯!
- 上一条: 磁选机操作注意事项
- 下一条: 弱磁性矿物的磁性特点介绍